韩家亮
上帝究竟是不是存在?如果存在,上帝是一个还是多个?上帝是不是可以用推理的方法证明?有不少华人有这些问题。相对于其它文化来说,华人中间这种疑问比较多。在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中间有这些疑问的人很少。在美国有90%的人相信有神。一个生物化学教授估计在科学界中也有90%左右的人相信神的存在【1】。可能这个估计过高,不过美国确实有许多科学家相信神的存在。华人,特别是大陆的华人,对此疑问比较多。有一部分原因是近代基督教才开始在中国传播。另一部分原因是中共当局过去宣传无神论、敌视基督教。现在大陆虽然比过去开放的多,过去的宣传仍然使大陆人对宗教包括基督教有很深的偏见。
首先,我把世界上的宗教分成两大类:客观宗教和主观宗教。客观宗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把犹太教和基督教划分在客观宗教内一般不会有什么争议。神迹与这两个宗教不可分开;没有神迹这两个宗教就不会存在。把伊斯兰教划分为客观宗教有些牵强,因为伊斯兰教很少有神迹。唯一可能算作伊斯兰教神迹的是穆罕穆德在山洞里受天使传可兰经。但是因为伊斯兰教认为神是客观的,伊斯兰教又引用许多旧约和新约的人和事,它也可以划归于客观宗教。主观宗教基本上是人类主观的产物。主观宗教包括古希腊宗教、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等。
* 不可能证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上帝)存在或是不存在 *
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是自有永有的,是无限的,不是物而是灵,也是全能的。这些注定人不可能证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存在或是不存在。如果人可以用有限的方法证明神,那就是说这个神是有限的,不符合犹太教基督教的神的概念。从某种角度来看,每一个宗教或是世界观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其中一种)都是一个公理体系。只可能澄清公理和推理,然后人可以决定它是否合理。
* 圣经的可靠性 *
虽然作为有限的人,我们无法证明神的存在,但是世界上有许多迹象使我们有很大的把握说有神存在,而且不是别的神,是犹太教-基督教的神。杨小凯在【2】里说:“在圣经记载的故事和凯撒大帝所记载罗马历史的故事,在主观性方面是没有什么实质差别的,你要找出客观标准来证明哪一个在逻辑上更可信。比如说考古学家的考据学定的一些标准,用考据学的客观标准来说,圣经上的故事是最可信的,比罗马史还要可信,比中国的春秋战国史还要可信。”这段话有相当的道理,但是也有不准确的地方。这节里我们来探讨圣经的准确性问题。
圣经的形成和结构在【3】里有个概述,读者对这些应该有个基本了解。圣经不是一本书而是六十六本书的合订本。其中最早的五本书(Torah)称为摩西五经。这五本书起源于公元前1400年-1200年。新教的正统认为在大约公元前1400年,而多数学者认为是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广泛使用的课本【4】给的也是公元前1200年。摩西五经可能不是摩西一个人写的。另外几乎肯定有后人编辑,因为有一处记载了摩西死的事。
经过许多世纪的考古研究后最新出版的一本与圣经相关的权威历史书【5】对我们有很高的价值。从【5】我们得知旧约有一些相当可靠的历史,也有一些可能是myth(迷思)。那么圣经中哪些记载与考古发现不符合呢?根据【5】,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迹可能与圣经记载有比较大的差别。还有圣经其它一些记载可能与历史事实有出入。这并不意味圣经的一些记载一定错误,而是考古尚不能确定圣经的记载。这不奇怪,因为最早圣经记录的事情发生在3000多年以前。另外有些圣经记载的确有可能夸大发生的事情。无论如何,这些差异不影响基督教的基石,例如使徒信条与三位一体。有些无神论者不能客观地看待圣经,他们一方面同意现代科学认识可以一再修改,另一方面要求三千多年前的圣经在字面意义上完全准确。圣经是历史记载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方面。没有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不承认圣经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如果详细分析比较(不过这远超出这篇文章之外),杨小凯所说的圣经比罗马史比春秋战国史要准确有相当的道理。
提摩太后书3:16节讲到圣经是神的默示。英文默示这一词用了inspire(激励)或是breath(呼出),这些词都表示了希腊文原意的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基督徒认为圣经是人写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有些人可能会说为什么神不采用从天上掉下来一本书的方式作为圣经?有些宗教或是教派确有类似的事。例如传说中伊斯兰教的可兰经就是一次由天使授予穆罕穆德,摩门经也是一本通过神奇的传说留下来的。这些反而不可靠,因为它们无法自洽,也与历史事实有矛盾。像圣经这样通过许多淘汰留下来的,是经过大浪淘沙后存留下的金子,它的真实性更有根据。
* 关于神迹 *
圣经里有一些神迹的记载。例如《出埃及记》3:1 摩西牧养他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的羊群、一日领羊群往野外去、到了 神的山、就是何烈山。3:2 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3:3 摩西说、我要过去看这大异象、这荆棘为何没有烧坏呢。
另一个神迹是 《出埃及记》二十章摩西从山上得到神的十诫。(十九章末和二十章有详细叙述,限于篇幅这里不引用。)一个研究字母的起源和演化的学者Robert Logan说:“实际上我们的假设是:语音字母、一神教、成文法律是由摩西在西奈山上以十诫的方式第一次引入以色列的。”【6】。这里假设的意思是作者所假定的一个命题,并且在作者的研究中迄今为止成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这三个重要创新放在一起毫无疑问比十个牛顿爱因斯坦级科学家的贡献都要大。例如,语音字母对人类的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按照Robert Logan的研究,抽象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文字系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摩西虽然原来在宫廷里长大,但是已经流亡约二十年,不过是一个牧羊人。摩西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才华做出这些贡献的。毫无疑问摩西得到十诫是一个神迹。
基督教信仰要点可以用使徒信条来总结:我信神,全能的父,天地的创造者。我信耶稣基督,祂的独生子,我们的主。他是通过圣灵成孕,由童女玛利亚而生。 他在本丢彼拉多手里受刑,被钉十字架,死去,被埋葬。他降入死亡,第三天他从死中复活。他升天,坐在天父右边。他将再回来审判活着的和死的。我相信圣灵。圣洁的普世教会,圣徒的共有。罪的赦免。身体的复活。生命的永生。阿门。使徒信条提到两个神迹:(1)童女通过圣灵成孕生耶稣;(2)耶稣复活。童女因圣灵怀孕生子是《以赛亚书》7:14节预言的。旧约圣经是散装的且原书经过多次转抄,而在耶稣诞生700多年前的《以赛亚书》又有多处预言耶稣的事迹,有一些学者曾怀疑《以赛亚书》是基督徒在耶稣受难后杜撰的。但是,死海古卷的考古发现后学术界彻底否认这种看法。没有人否认童女怀孕是神迹。有人也许会说,如果童女会怀孕, 那你显示给我看看。如果人可以重复神迹,那就不是神迹了。现今没有人能够证明或是否认耶稣是童女所生,因为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已经死去近二千年了。有些无神论者的逻辑有问题。如果耶稣不是童女所生,他们会说以赛亚预言不准。如果耶稣是童女所生,他们会说这不科学,不可能是真的。总之,他们是从童女不可能生子出发达到童女不可能生子的结论。童女因圣灵怀孕生子的重要性是确立耶稣神性的本质。
另一个神迹即耶稣复活更为重要。保罗在《哥林多前书》说:15:14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耶稣复活的最好证据是他的门徒在耶稣受难前的表现和耶稣复活后的作为。耶稣受难前,他的门徒都离他而去,唯恐受牵连。耶稣复活后,他的门徒多数起来勇敢为耶稣作见证。耶稣指定的十二使徒除了犹大叛卖耶稣以外,十一使徒都饱受迫害大多数都为了持守信仰而殉道。如果没有耶稣复活这个大神迹,这些是不可能的。
神对古以色列人显现了许多神迹。但是以色列人仍然背离神,最后导致古以色列亡国。所以神迹并不一定可以拯救罪人。《马太福音》16:1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16:2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16:3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16:4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看.耶稣就离开他们去了。 耶稣这里所说约拿的神迹是指他将来会受难三天后复活的事。这里我们看到不可妄求神迹。耶稣的门徒中多马不轻信别人。《约翰福音》20:25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在耶稣又一次显现后,20:28多马说、我的主、我的 神。 20:29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历史,不是单纯要神显示神迹。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说:1:22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1:23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1:24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利尼人、基督总为 神的能力、 神的智慧。很清楚,犹太人要神迹。但是如前所说,神迹并没有把犹太人从罪中拯救出来。希利尼人是指讲希腊语的民族,即当时罗马帝国主导民族。古希腊的哲学政治科学文化发达是举世闻名的。以保罗看这些都不能使人得救,只有钉十字架的基督才能使人得救。
最后,我自己经历过几次神迹,以后有时间我会详细叙述。但是所有神迹都没有耶稣基督受难复活的神迹大。只要你仔细研究历史,保持客观谦卑的态度,你能够认识耶稣是救主,认识耶稣复活这个历史上、世界上最大的神迹。
注释:
【1】 Michael J. Behe, "Darwin's Black Box: The Biochemical Challenge to Evolution," Free Press; 2nd edition, 2006, p.239.
【2】 杨小凯:我认识基督教的三个过程
http://earlyrain.bokee.com/3593749.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915/20/3297062_53924791.shtml
【3】 韩家亮:圣经和可兰经入门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405
【4】 N. Smart, "The World's Religion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5】 Michael D. Coogan (Editor) ,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iblical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6】 Robert K. Logan, "The Alphabet Effect: The Impact of the Phonetic Alphabet o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St Martins Pr, 1987, p.8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